- 索引号: 113701000041890072/2022-00809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 成文日期: 2022-12-30 发布日期: 2023-01-08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
- 标题: 开拓创新 踔厉奋发 勇当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开路先锋”
- 发文字号:
2022年12月30日上午,随着4条220千伏输电线路迁改工程顺利完成跨越京台高速公路封网工作。至此,标志着济郑高铁济南段建设所涉及的高压输电线路 18 回27 处线路迁改工作圆满收官。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近年来,为深入贯彻“济南建成‘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战略,济南市交通部门聚焦城市“堵点”,做好“通”字文章,开拓创新、踔厉奋发,不断推进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强省会建设中勇当“开路先锋”。济南市交通工程建设保障中心在交通运输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初心,潜心笃志,高质量完成济郑高铁济南段电力迁改任务,以求真务实、担当作为的精神开辟了全市交通工程建设保障工作新局面。
济郑高速铁路连通济南、郑州两大都市,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区域连接线,也是山东省“三环四横六纵”高速铁路网和河南省“米”字形高铁网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重点项目,计划2023年通车。其中济南段电力迁改工程是影响高铁工程建设进度的重要因素,整个工程跨越线路之多,安全风险之高,技术难度之大,在济南市尚属首次。
工程主要呈现“四多三大”特点:一是工作任务多,覆盖110KV以上高压线路18回27处,66基新建杆塔,119基拆旧杆塔;军用、国防、省委专线、传输局及缆信公司弱电线缆共10处23条;二是作业点多,长清区、市中区、槐荫区及“三跨”(跨越铁路、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迁改同步实施;三是投入人员多,共计投入监理20人、施工班组15个、现场施工400余人、保电近400人次;四是高风险数量多,二级作业风险点13个;五是安全管控难度大,杆塔组立、跨越架搭设、导地线及光缆展放等高风险作业,存在高空坠落、交叉作业、触电伤害、交通中断等大量风险;六是协调沟通难度大,涵盖区政府、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安部门、区指挥部、街道办、村委、供电和铁路部门、民事赔偿、交通协调及军用光缆等各种弱电线缆产权单位的沟通;七是工期管控难度大,10处跨越铁路必须在深夜铁路窗口期开展,3处跨越高速公路也必须在车流量少的时间开展。工程建设各工序时间节点环环相扣,任务十分艰巨、极为迫切。
保障中心作为济郑高铁建设项目高压输电线路迁改工程的建设管理单位,未雨绸缪,科学研判,充分考虑工程涉及长清、市中、槐荫等三个区约二十余村庄,地形复杂、范围较大、点多面广等特点,以及涉及军用光缆迁改的特殊性、民事协调困难极大和正处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双控过程中等不利情况,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精心筹划,谋定后动,多次牵头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和精干力量针对难点、集中攻关,全力以赴保证电力线路迁改按时高效推进,为济郑高铁工程建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多规合一”优化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线路迁改与城市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成为了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保障中心多次组织各方现场勘察,统筹考虑后续地方和高铁建设要求,精心组织制定出“电网运行安全、迁改方案最简、施工周期最短、占用土地最少、资金需求最小”的最优迁改方案,解决了传统电力线路的设定与铺设往往会与城市建设产生相阻隔的地方。
抽丝剥茧处理民事。保障中心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牵头成立专班,组织精干人员,安排专人专办,分组分包到村和产权单位,做耐心、细致的动员宣讲工作。同时,通过召开听证会及时了解居民诉求,在政策法律范围内本着争取群众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注重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多次研究补偿方案,加强与区指挥部、街道办及审计部门的沟通对接,优化工作流程。在大部分村民白天外出劳作,不利于宣传沟通情况下,利用晚上进村入户对接沟通,及时向群众说明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工程情况,细心讲解赔偿政策及时完成民事协调工作,使线路迁移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兵团”作战迁改线路。组织4个施工单位400余人分布在3个区,采取“立体交叉”方式同时展开不间断作业,全面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在施工过程中,保障中心积极协调各方,尤其是针对部分迁改线路多次跨越京沪高铁、京沪铁路、水泊铁路线、京济联络线、京台高速,且施工区域位于原线路下方,高压线路新建与拆除已建旧高压线路重合导致工期冲突的难题。本着“一停多用、全面作业”的原则,先后多次组织济南铁路局、济南供电公司、京台高速及扩建项目部、电力施工及监理等相关单位召开专题协调会,决定借助线路迁改停电时间和铁路“窗口期”整合资源优势,将线路迁改、跨越架搭设、临电拉线、保电管控措施等多个专业的多项工作全面揉合全面部署,现场每天安排施工人员近200人,白天组塔架线、夜间铁路天窗点拆线拆塔,24小时持续作战,全力保障建设进度。
自2020年2月起,至2022年12月30日,在接近3年的济郑高铁济南段电力迁改工作中,保障中心始终持之以恒、高度重视,根据主体项目建设进度,从迁改涉及的线路迁改方案、停电计划制定、铁路施工窗口期排定、地方民事政策处理到安全生产、地方和铁路保供电等方面,对照任务、责任、时限“三项清单”,勇于担当,探索创新,再造优势,如期完成既定任务,为济郑高铁早日投运保驾护航,为建设强省会贡献力量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