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90072/2024-00547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 成文日期: 2024-08-20 发布日期: 2024-08-20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
  • 标题: “全链条”执法 “闭环式”管理创新打造道路客运执法监管新模式
  • 发文字号:
“全链条”执法 “闭环式”管理创新打造道路客运执法监管新模式
信息来源:济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道路客运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民群众出行及社会稳定。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完善协同监管机制,践行“721”(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工作法,打造了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溯源的全链条执法新模式,全力护航道路客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事前“多维防控”,织密行业安全“防护网”。一是“信息共享”破盲区。整合行业处室、事业中心、交通执法等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建立健全与公安交警、行政审批等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全面、准确、及时掌握道路客运市场主体的基本情况,实时掌握客运车辆、驾驶员、运营线路等动态信息,及时通报监管信息和发现的问题,强化部门协同,有效避免出现监管盲区。二是“法治春风”进企业。推动“泉小慧”普法视频进公交、地铁车厢,提醒市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拒乘“黑车”。组织高校师生出行供需见面会,推介优质企业。定期推送道路客运典型案例,开设交通执法讲堂,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向企业管理人员及客运驾驶员宣传解读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面对面提供易发多发违法行为“避坑指南”。上半年制作“泉小慧说法”9期,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活动15次、受众2000余人次。三是“包保包挂”祛隐患。针对客运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安全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将市辖区62家道路客运企业划分至四个辖区执法大队,各大队再网格化细分执法单元,深度督导帮扶企业依法规范运营,鼓励企业开展自查自纠,降低违法违规风险。上半年指导客运企业自查自改安全隐患181次,执行驾驶员停岗培训102人次,辞退违规驾驶员42人。

二、事中“打非治违”,构建执法监管“高压线”。一是线索处置“清单化”。建立完善道路客运打非治违清单调查处理工作机制,成立核查处置工作专班,组织对省交通运输厅筛查通报的“无包车牌运营”“高速通行动态监控不在线”等6类“异常运营客车”线索逐条核查,执法部门跟进调查,形成整改闭环。上半年筛查省交通运输厅移交违法线索7031条,对符合立案条件的219条线索进行了立案查处,较去年同期增长75%。二是执法行动“集团化”。依托黄河流域交通运输执法联盟,建立市与区、县(功能区)交通运输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围绕重要部署安排、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采取统一指挥、市区一体、协同行动、集团作战的方式,定期组织开展执法联盟联合执法行动。上半年共开展春运护航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5次,查处非法客运车辆123辆,取缔机场专线周边等黑车集聚点3处。三是重点打击“精准化”。紧盯行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坚持凡检查必执法,组织开展道路客运车辆“失管失控”、客运包车长期异地营运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上半年共清退“失管失控”车辆34辆,2起违法行为实行异地联合查处。针对“3.15”“4.16”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组织开展道路客运“解剖式”“审计式”“进驻式”安全执法检查,全面复盘分析和模拟责任倒查,跟踪检查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共督促整改问题重大隐患8项,立案处罚52起。

三、事后“联合惩戒”,搭建长治久安“闭环链”。一是建立道路客运行业联合惩戒机制。坚持“交通融合+”执法模式,发挥执法杠杆和牵引作用,严格执行道路客运行业联合惩戒措施,对12辆存在严重违章客车暂停包车客运标志牌备案,对车辆违章次数较多4家企业动态监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开展延伸调查并依法处罚,对110名未落实安全教育培训驾驶员取消包车任务备案资格。二是建立交通交警联合约谈和处罚机制。与公安交警部门建立定期工作会商工作机制,对高风险客运企业开展联合警示约谈,建立动态监控“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推送机制,对4起大客车驾驶员疲劳驾驶、2起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移交交警部门予以处罚记分,交通执法部门对案件调查中发现的客运企业“换卡不换人”违法行为实行“一案双罚”,形成严管严查高压态势。三是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应用机制。及时将执法检查、行政处罚信息录入安全生产信用平台,动态调整企业信用评分和等级,对21家安全生产信用C级及以下、违法行为未消除企业限制新增运力,对车辆数达不到许可条件的4家企业降低资质或撤销许可。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