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有力抓手。为集中展现各行业各领域法治为民成效,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在微信公众号,推出一批可学习、可借鉴的实事项目,推进法治为民办实事工作深入开展。
济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自2020年组建以来,牢固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积极探索践行“交通融合+”执法新模式,打造新时代交通执法“枫桥经验”,将交通运输执法融入社会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实现执法效果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聚焦突出问题,建立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机制
群众诉求即时办。建立投诉工单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对于涉嫌严重侵害乘客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做到快速响应,30分钟内转办受理,需要到达现场的1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置,2小时内立案处理。实行日调度机制,有效应对和化解各种矛盾风险。
群众求助有人管。“四站一场”等重点枢纽派驻执法人员,公布举报电话,对大型商场、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周边开展不间断巡逻,常态化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重点查处“黑出租”“黑网约”等非法营运车辆,打击拒载、途中甩客、故意绕道、不按规定使用计程计价设备、违规收费等侵害乘客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群众沟通有渠道。建立支队长(大队长)接待日、调研走访制度,自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40余次,接待群众和企业来访216人次,调研走访企业和从业业户52家,解决企业和群众困难50余项。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群体代表担任执法监督员,让群众了解、支持执法工作。
推进力量下沉,及时预防化解矛盾隐患
融合智慧社区,实现源头执法网格化。历城大队主动对接郭店街道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利用街道辖区监控系统,实现全天候执法监测,对非法营运车辆聚集多发区域及时予以提醒、警告。借助道路清扫车辆的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收集道路沿线乱堆乱放、非法设置道路标志、路面坑槽损坏等情况,第一时间转相关部门处理。
融合社会治理,改善枢纽环境。天桥大队主动融入社会综合治理,与属地政法机关对接,把交通执法工作纳入辖区社会综合治理。对接枢纽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学习推广基层网格化管理经验,整合多方力量,做到“站地互动共治、线上线下共治、站内站外共治、专群联动共治、突击与常规共治”。组建“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微信工作群,实现执法部门与社会公众资源“连点成线,织线成网”。
强化联勤联动,筑牢安全防线。主动融入多方平台,与高速交警、经营企业、辖区政府共同建立“四同五联”工作机制,形成“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执法巡查模式,实施以联合巡查、错时巡查、监控巡查、定点值守为手段的“1+2+1”巡查联动,提高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应急处置和救援服务能力,案件查处率、结案率均达到100%。
改进执法方式,践行“执法为民”理念
推进“执法、普法、宣传、监督”四位一体的执法模式。首创交通执法全程直播,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截至目前累计直播执法行动35次,浏览量1500余万次,多次直播进入热搜榜前列。
聚焦小需求,做实服务大文章。牢固树立“执法即服务、为民要用心”理念,将主动为群众办实事服务宗旨贯穿执法的各个环节。自2021年来,机场大队共为乘客提供帮忙寻找丢失物品、帮助搬运大件行李等各类帮助千余次,受到乘客的点赞表扬。
打造“枫桥式站所”。开放基层执法站所7处,设立“爱心驿站”1处。以高速服务区为基础建立“联合交通执法站”,为过往驾乘人员提供便民服务措施,让驾驶员和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