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开展教练员素质与技能测评考核。作为自2024年12月14日济南市全面启动教练员素质与技能测评考核以来的第6次考核,此次考核通过“教育培训+能力测评”双轮驱动,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练员队伍,持续全面提升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
实施全员覆盖考核评价体系。全市所有在岗及新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均纳入考核范围。重点围绕《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执行能力、驾培驾考法律法规知识储备、智能教学设备应用水平、安全文明驾驶教学理念、职业道德规范五大维度开展系统性测评,并为测评通过的教练员发放结业证明。通过“理论测试+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教练员教学能力动态评估机制。
构建三级教育培训体系。一级为机构主体培训,压实驾培机构主体责任,推行岗前培训、年度轮训、专项提升等培训模式,使教练员掌握驾驶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重点强化计时培训系统操作、新型教学设备使用、应急救护技能等实务培训。二级为行业标准培训,市驾培行业协会牵头制定《教练员教学服务规范》,开发标准化培训课程,引入山东交通学院等专业机构建设线上培训平台,建立标准化测评题库。三级为安全专项教育,将安全生产培训学时占比提升至总培训量的30%,每季度开展防御性驾驶技术、突发情况处置等专题实训,全面提升教练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创新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一人一档”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完整记录教练员培训考核、学员评价、违规处理等信息。实施星级评定制度,对连续三年获评五星级的教练员授予“金牌教练”称号,考核不合格者给予3个月待岗培训期。充分利用济南驾培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练员资质、教学评价等信息全公开。
目前,全市103家驾培机构、5599名在岗教练员已纳入首批考核范围。通过建立“培训-考核-提升”的闭环管理体系,将有效促进教学服务质量提升,预计年内实现规范化教学达标率90%以上,为培养安全文明驾驶人筑牢第一道防线。